你相信一見鍾情嗎?憑著跟對方的第一眼接觸,就真的可以分辨這個人是否自己所愛?這種在童話或是電影才會出現的橋段,原來真的存在於現實,並有科學實證。
根據一個科學家研究發現,假若一方把視線停留在另一方身上持續多於 8.2 秒,就證明了對方很有吸引力,而這種頻率中是有情愫的成分的。那在經歷這 8.2 秒中,愛情是怎樣產生的呢?
要確定有否一見鍾情,就先要知道愛的感覺。其實每個人對愛情的症狀在形式上可能各有不同,但在意識上則大同小異。科學家為這種感覺界定了四大項:科學反應、認知、獎勵機制和想要在一起的慾望。有科學家解釋,當人墮入愛河時,腦部有 12 個部分都會產生化學反應和相關的荷爾蒙來加強愛的感覺,而所需的時間就只需不到 5 分 1 秒。
一見鍾情的「情」,是愛情的「情」,還是情慾的「情」?原來我們也能自己分辨。情慾的感覺無疑亦會讓我們的腦部產生反應,但就缺乏了四大原則中的「想要在一起的慾望」。而科學家亦解釋,腦部處理愛情和情慾的區域不同,所以我們是絕對能分辨兩者,並不會讓情慾的感覺混淆。
另外,人類對於一見鍾情的能力,原來會隨著年紀而改變。曾有實驗發現,25% 65 歲或以上的人可以在數秒間就確定自己是否被新認識的約會對象所吸引;而 45 歲以下的就只有 19% 能做到。人越大就越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不會被其他意識和外來因素所擾亂,所以一見鍾情發生的機率亦會較大和較準確。
不管是科學還是浪漫,一見鍾情也只可以是一段關係的入場票,能否真的攜手走下去,還是靠真正的相處和經歷呢。
原文刊登於 Hokk Fab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