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丸子媽媽很偏心,愛嘮叨又不愛讚賞,其實很有共鳴:Uniqlo 的廣告,也讓你想起媽媽了嗎?
最近日本 Uniqlo 的母親節廣告成為了網絡熱話,品牌使用了「國民卡通人物」之一的小丸子和媽媽作為主角,各自表達出不同的心聲,先吐槽後說愛的對白更是引起了不少共鳴。
事實上,製作團隊很聰明,因為小丸子不但是人氣的卡通人物,她跟媽媽的相處模式,更是許多現代成年人的寫照。
這次 Uniqlo 母親節廣告設計很巧妙
小丸子和媽媽的對話引起了共鳴
這次日本 Uniqlo 的母親節廣告備受關注,皆因不但是一幅大型海報,更是運用了報紙的特色,才能體會到箇中的設計巧妙。廣告非常簡單直白,分為了小丸子和媽媽兩個版面,同樣以白色作為主色,大量的留白,然後直接地寫出了兩人的心聲。
因為是刊登在報紙上,因此讀者會先看到小丸子的一頁,然後看過了中間的幾頁新聞後,再看到媽媽的一頁。不過,假若把中間的報紙都抽起,就會看見小丸子和媽媽的整頁廣告。據知,這也是製作團隊的小心思,把廣告比喻成小孩跟媽媽要摒棄隔閡,經常向對方說出自己的想法,不要等待節日才示愛。
其實小丸子和媽媽的相處
是許多成年人現實的寫照
還記得去年 Uniqlo 在母親節,其實都有刊登報紙廣告,選用的卡通人物是《我們這一家》的花師奶,而她一邊暗示著母親節卻又推搪禮物的態度,跟角色一樣可愛又搞笑。
而今年品牌選用了小丸子和媽媽,引來了更大的迴響,不只因為廣告設計用心,也是因為小丸子和媽媽的相處模式,其實一直都很有共鳴。
對很多觀眾來說,特別是像小丸子般擁有哥哥姐姐的孩子來說,的確經常會跟小丸子一樣,懷疑媽媽偏心哥哥姐姐,不愛自己。尤其是當哥哥姐姐是家中比較優秀、乖巧的小孩,這種差別的感覺就會更強烈。
還記得小丸子經常都會投訴,為什麼自己只可以穿到姐姐的舊衣服,每年新年亦只有姐姐可以買新衣服,沒有自己的份兒。這種「慘痛」,應該是很多弟弟妹妹的集體回憶吧。唯有長大後的我們,甚至自己也當了爸爸媽媽,才會明白小孩子真的大得太快,每次都要買新衣服的話的確是很重的負擔。但童年時的我們根本沒有想過這些,亦不明白當父母的難處,只是懂得怪責父母不夠愛我們。
小丸子媽媽經常口硬心軟
就跟你跟我的媽媽一樣
就像廣告中的對白一樣,對小丸子來説,媽媽很多管閒事,又很愛生氣,小小的懶惰、小小的調皮就會觸動到她的神經,輕則碎碎念一番,重則把小丸子鬧得狗血淋頭,甚至懲罰她。 但其實,小丸子的媽媽從來都是個口硬心軟的人,也是傳統型的亞洲父母,對於小孩的愛不容易宣之於口,卻會表現在行為上。
有一次,姐姐因為跟媽媽意見不合,竟然拉著小丸子陪她一起離家出走,跑到靜岡那麼遠。兩人還不小心把身上的所有零用錢花光了,正當煩惱著該如何回家時,媽媽就找到了兩人,她臉上寫滿了擔憂的表情,真的讓人看見就動容。雖然事後也有大罵二人一番,但她由衷的一句「你們兩個沒事實在太好了!」卻是她外剛內柔的證明。
小丸子的媽媽不習慣讚賞
小丸子卻渴望肯定
跟很多現實中的父母一樣,小丸子的媽媽也很緊張小丸子的學業表現,做功課是否用功,考試成績是否優秀。然而,並非每個孩子都是一樣的,小丸子的個性很可愛,但學業成績卻是平平,即使努力過卻始終不夠別人好。
某一次,小丸子原本的數學考試只有 45 分,被媽媽責罵成績太爛,於是她非常努力溫習,結果在下一次考試,得到了 60 分,正正進步了 15 分之多。當她滿心歡喜拿著試卷回家告訴媽媽時,媽媽卻只是悠悠地說了句「離 100 分還有很遠呢。」
媽媽雖然沒有責罵,卻像一盤冷水一樣澆濕了熱切期待讚賞的小丸子;而小丸子亦沒有大吵大鬧,只是失望的去了找小玉。在外,小丸子遇見了佐佐木老伯伯,知道了對方覺得照顧樹木很開心,小丸子問了一句「那有沒有人稱讚你?」這簡單的一句童言童語,就知道其實她很期待媽媽的讚賞和肯定。
幸好,故事的最後是媽媽走出來找到了小丸子,並跟她道歉,說當時沒有注意到其實小丸子為了這次考試,真的很努力了。
孩子和父母總有著不同的期待
多說心底話,哪怕很肉麻
有時候,我們跟媽媽雖然不能說站在對立面,但孩子跟父母總會有著不同的立場和想法,讓彼此之間有著莫名的隔閡。其實雙方也沒有錯,正如作為父母,當然希望孩子能有好成績,作為孩子亦總是渴望父母的肯定,兩方都有著不同的期許。
假若我們能夠向對方多說一點自己的想法,其實彼此之間的摩擦和隔閡就自然能消除。就像 Uniqlo 的廣告中說的,媽媽其實可以告訴孩子很感謝他們的陪伴,孩子也可以告訴媽媽很感謝她的照顧。多向對方說自己的心底話,不要管這會有多老土多肉麻,因為相比起老土肉麻,「愛得太遲」的感覺更讓人難受呢。
原文刊登於 A Day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