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富婆們都一袋難求的 Birkin,他 3 個月入手 130 個,更出書分享「買貨攻略」,如今是 Hermès「頭號黑名單」

讓世上女生最趨之若鶩的並非一個有錢的王子,也不是巨型的鑽戒,而是一個 Hermès 的 Birkin 手袋。

要知道,隨便一款 Birkin 手袋,價錢也可以過 10 萬港幣,而且並不是有錢就能輕易入手,而是要配合店內的「配貨」潛規則。據知,即使是那些平日經常光顧 Hermès 的富婆們,也要經歷長長的 Waiting List 才能順利入手。然而,外國就曾經有一個人,他在 3 個月入手了 130 個 Birkin 手袋再轉賣,事後還出書分享攻略。連有錢人也辦不到的事,他是靠什麼達成願望?

Birkin 越難買,世人越想要
能否對品牌展現「忠誠度」是關鍵

Birkin 手袋之所以讓無數女生視為「夢想手袋」,除了因為它的外形優雅、設計簡約、做工完美外,或多或少是因為 Hermès 太懂得抓住顧客的心理。

品牌曾經對外宣稱,Birkin 手袋的 Waiting List 會這麼長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每年的出產數量有限,因此有意購買的顧客,需要「排長龍」才能入手,就連明星或闊太也沒有例外。

到底這說法是事實還是營銷策略?不得而知。但可以知道的是,在 Hermès 的店內,假若你不消費滿一定的金額,向品牌展現「忠誠度」以及「消費力」,你連那張傳說中的 Waiting List 也上不了。

雖然品牌曾經解釋過,這樣做的原因是希望減少市場轉售的情況,把 Birkin 留給真正喜歡的客戶。不過,最近就有外國女生入稟控告 Hermès 的「配貨」制度違反了壟斷法,雖然未知官司哪一方會勝出,但估計也會對品牌沿用的「配貨」潛規則帶來一點動搖的力量與影響。

由轉賣一條 Hermès  絲巾起家
後來賺了過百萬美金

雖然 Birkin 一袋難求,但品牌有嚴格的規則與機制,自然亦有被破解的空間。

Michael Tonello 曾經以「Bag Man」自居,會有這樣自豪的名字,全因為他曾經打破了 Hermès 引以為傲的限售機制,在 3 個月內拿下了 130 個 Birkin 手袋。

2000 年,當時來自美國的 Michael Tonello 本來是個造型師,在一次朋友介紹下獲得了在西班牙的一份工作。然而,當他把所有家當搬到西班牙時,工作卻突然沒有了。頓時變成失業人士的 Michael Tonello 變得徬徨無助,於是想到了在網上售賣自己的東西,第一件正是 10 年前購買的一條 Hermès 絲巾。

原本只是希望賣物換錢,支撐著生活的 Michael Tonello,卻因為這條絲巾被許多人投標而看到了商機。於是,他開始跑到 Hermès 店內大量購買絲巾,因為歐洲的貨存款式跟美國有些不同,再經過匯率優勢一買一賣後,光是轉售絲巾就能一個星期賺達 3 千美元。

鑽研入手 Birkin 的過程
洞悉了品牌的潛規則

在過程中,Michael Tonello 開始認識到 Hermès 中有一款名為 Birkin 的手袋,既有許多客戶想要,入手的過程卻是困難重重。

曾經,Michael Tonello 試過直接走進 Hermès 店內表示想買一個 Birkin,卻被店員以一句「不,我們並不接受訂單,也無法選色。大家會覺得若有錢就可以訂到這些包,但事實不是這樣的,這是一個叫做『等待』的遊戲。」來回應。

這次的經驗讓 Michael Tonello 既有點憤怒,卻更有動力鑽研如何可以順利買到 Birkin 手袋。他開始每天都到 Hermès 店內「巡視」,努力記下每一個售貨員的個性特點、與客人的對話、客人的購買清單等。最終,在那個還沒有人知道什麼是「配貨」的年代,Michael Tonello 卻洞悉了品牌的潛規則。

在某一次橫掃了多條絲巾後,Michael Tonello 隨口問了一句「我想看看 Birkin」,想不到店員不但沒有提過任何 Waiting List,更真的把 Birkin 手袋拿出来,讓他入手了人生第一個 Birkin,還是罕有鱷魚皮的。

買貨流程充滿策略
還要加上一點演技

這次的入手經驗,讓 Michael Tonello 從此總結出一套買貨流程,就是先買一堆絲巾,再問有沒有 Birkin。這樣的流程放在今時今日來看,是簡單不過的事,但在 20 多年前卻是不為人知的秘密。皆因就連經常流連 Hermès 店內的闊太太們也未必知道,要如何直接跳過 Waiting List 就入手 Birkin;而 Michael Tonello 卻可以一天在不同店內入手 3 個。

要順利入手 Birkin,當然不只是一堆絲巾就能做到的事,Michael Tonello 的策略還有許多。首先,他會跟店內的售貨員打好關係,不但經常跟他們聊天、噓寒問暖,甚至會請他們吃飯。而為了給他們留下好印象,Michael Tonello 每次入店,都會悉心打扮一番,豎立好「上流貴公子」的人設。另外,為免店員知道他買貨是為了轉售,他都會告訴店員自己是買來送給媽媽和妹妹的。假若遇到店員拒絕他,他甚至會上演一招「欲拒還迎」,表示自己將會直接到巴黎購買,勾起店員的「勝負欲」,乖乖把手袋拿出来。

就是這樣,憑著精明的頭腦,Michael Tonello 試過在 3 個月內入手了 130 個 Birkin 手袋,轉手之後賺了過百萬美元。

被 Hermès 列為黑名單 
出書教人分辨店員

有人把 Hermès 和 Michael Tonello 形容為貓與老鼠,不論 Hermès 的規矩有多嚴格,Michael Tonello 也有辦法在夾縫中遊走,繼續做他的轉賣生意,甚至全球許多闊太也選擇直接從他這裡入貨。

不過,Michael Tonello 最終只有經營了 5 年生意,後來有指他已經厭倦了哄哄騙騙的買貨過程,亦有指他其實是被 Hermès 列為頭號黑名單。

Michael Tonello 曾出書跟大眾分享他是如何擊破 Hermès 的限售機制,並分享 Hermès 店員的不同種類、外形與個性,教人如何跟他們打交道。

雖然 Michael Tonello 的故事很具話題性,不過亦有人質疑當中的真偽,皆因「3 個月拿下 130 個 Birkin」的戰績,表示著他每天都起碼要買入 1 至 2 個 Birkin 袋,以這樣的頻率,即使 Hermès 的高層沒有洞悉手袋被這樣轉售炒賣,整個歐洲也未必有這樣充足的貨存吧。

不管如何,如今的 Michael Tonello 早已「金盆洗手」,而 Hermès 亦訂出更嚴格的規則,相信難以再有人能打破他的「記錄」。

原文刊登於 A Day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