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ME 12

三麗鷗明星 Hello Kitty 即將迎接 50 歲:除了外型可愛,背後隱藏的 4 件故事,卡通迷都該認識

假若說世上最有名的老鼠是 Mickey Mouse 的話,那世上最具人氣的貓,Hello Kitty 當之無愧。

對於 8、90 後來說,來自 Sanrio 的卡通人物包括 Hello Kitty、My Melody、Little Twin Stars、布甸狗等,都是我們的集體童年回憶,成長中必定有他們的存在與陪伴。

1974 年出生的 Hello Kitty,明年將踏入 50 歲。你知道在 Hello Kitty 可愛的外貌背後,其實有著創辦人怎樣的心思?關於她背後的四個隱藏含義與故事,每個人都該認識。

1. Sanrio 的創立
原來跟二戰有關

說 Hello Kitty 之前,必定要說她的「家」-Sanrio,又名「三麗鷗」。Sanrio 於 1960 年 8 月由辻信太郎所創立,當時的辻信太郎其實只是一個普通的公務員。不過,在早期經歷過二次大戰後,他深深感受到戰爭的可怕與殘酷,因此他開始有改變世界的想法,想要建造一個「沒有戰爭的世界」。

要建立理想國度,從來也不是容易的事情,而辻信太郎第一步想到的,就是要改變人民。在那個年代的日本,其實沒有太多人有「送禮」的文化,甚至沒有慶祝生日和送生日禮物的習慣,但辻信太郎因為小時候曾經就讀外國人經營的基督教幼兒園,因此接觸過這類文化,讓他萌生起辦一門跟「禮物」有關的生意的想法。

「我希望開創的事業,可以促進友誼,這讓我想到禮品業,禮物能帶來歡樂。」辻信太郎認為一份小小的禮物,就是讓人與人之間帶來快樂的秘密,甚至可以拉近彼此的關係,令世界更加和平。這也是為何後來 Sanrio 的廣告標語會是「傳遞一份小小的禮物,擁有一個大大的微笑。」的原因。

2. Hello Kitty 在 1974 年問世

你可以說辻信太郎太天真太理想化,但 Sanrio 旗下的數百個不同卡通人物,的確在世人心目中留下了重要的位置,亦把 Sanrio 直接發展成市值過千億日圓的跨國品牌。

當中,Hello Kitty 實在應記一功。

Hello Kitty 於 1974 年 11 月初至面世,原本只是被印在一個零錢包上,但一推出卻極受小朋友與女性歡迎,甚至連海外市場也有極佳的反應,從此開啟 Hello Kitty 的高速發展道路,亦奠定這位殿堂級卡通人物的地位。

3. 沒有刻意做宣傳,採用全方面銷售

據說,當年 Sanrio 在推出 Hello Kitty 時,其實沒有做過太多市場調查,亦沒有刻意做宣傳,但他們採用全方位銷售方式,意思是只要你想像得到的產品,都可以看見 Hello Kitty 的樣子被印在上面。

於是,Hello Kitty 幾乎入侵全日本人的衣食住行,不論是日常的文具、玩具、廚具、家品、化妝品,甚至是電腦、電子用品、汽車、飛機,也可以看見她的身影。

4. Hello Kitty 並沒有嘴巴
背後藏有更大的訊息

提起 Hello Kitty,大部份人只會想起她的可愛外表,認為她就是「卡哇依」的最佳印證。然而,Hello Kitty 其實比想像中有深度更多。

早年,辻信太郎曾經在一個訪問中,親口解釋 Hello Kitty 背後的 3 個理想與訊息。他表示,首先看見 Hello Kitty 時,你會感受到一份愛,而想要獲得別人的愛,必得先擁有善良;第二,Hello Kitty 的蝴蝶結代表著人與人之間的連繫,我們應該彼此尊重與包容;第三,Hello Kitty 沒有嘴巴,代表著溝通並不一定要靠說話,可以靠實質的行動與態度。

辻信太郎始終堅信,Sanrio 代表著「世界和平與友好」的價值觀,而比起 Hello Kitty 的外形是否可愛吸引,相信他更在意人們有沒有從她的身上學會跟別人的溝通與相處。

或許有時候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其實可以很簡單,甚至不一定要靠嘴巴的甜言蜜語。因為比起虛假的說話,實質的幫忙和體諒,其實來得更讓人感受到愛。

原文刊登於 A Day Magazine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