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ME 12

現代愛情故事:讓婚姻告一段落不一定要離婚,日本人會選擇「卒婚」

常常聽人說,現代人遇上壞東西會選擇丟掉,老一輩的人遇上壞東西會選擇修理好;對於愛情亦然,現代人的愛情來得快去得快,稍有不合就會選擇分手,甚至離婚,但老一輩的人卻會想辦法把雙方關係修補,努力走下去。其實也沒有說哪種方法對待愛情會比較高尚,說到底愛情也不過是 2 個人的事,不過除了「修補」和「分開」這 2 個方法,到底現代人還有沒有別的出路?日本人會告訴你,可以選擇「卒婚」。

什麼是卒婚?

「卒婚」是日本社會近年新流行的文化,卒婚一詞本身由「卒業」和「婚姻」所組成,意思就是從婚姻中畢業。從字面上,或許難以界定卒婚的意思,甚至認為卒婚就是離婚的一種,不過日本的夫婦卻能有他們獨特的闡釋。

為什麼要選擇卒婚?

要了解卒婚和離婚的分別,或許首先要了解為什麼日本人會選擇不離婚。很簡單,因為日本的社會還是保留了傳統的價值觀,在兩性關係中亦有男專女卑的傾向出現,假若夫婦選擇離婚的話,外界對於離過婚的女性很容易會抱有歧視和不友善的眼光。對日本的婦女來說,她們很多都會因為不想抱著「失婚女性」這個標籤,而被逼困在一段婚姻中,卒婚或許是她們的一種出路。

在婚姻價值的層面上來說,因為日本人對於女性在婚姻中的價錢還是很保守,大多數人還是認為結婚後的女性就該留在家中相夫教子,專心照顧家庭,即使她們有自己的事業,也不會比她們的家庭來說更重要。這種觀念對日本女性來說無疑是一種很重的枷鎖,為了婚姻和家庭,很多女性不得不放棄自己的事業和夢想,以達致對完美婚姻生活的追求。然而,當這些女性步入中年,就容易對於刻板的婚姻和家庭生活產生厭倦的情緒,但她們並沒有不愛自己的丈夫,所以說要離婚也談不上,卒婚就是一種來得剛好的選擇。

卒婚要怎樣做?

卒婚跟離婚不同,後者需要正式的法律程序,前者大概只需要雙方協議,然後跟子女交代。有些夫婦會把卒婚視為一種修行的完結,認為彼此在這段婚姻中負過了該負的責任,對於彼此才也沒有照顧的義務;但感情層面來說,雙方並非憎恨對方,極其量只是感情變淡了,才會選擇卒婚這個方案。雖然選擇分開,但卒婚的意義在於他們還是有著家人這個身份的連繫。

選擇卒婚的大多是中年的夫婦,卒婚能夠讓他們重拾自己對於生活的熱情,不再把目光放在婚姻和家庭上,而可以把時間和心思放在自己想要的生活上,甚至開始重新追求夢想。有選擇卒婚的夫婦重拾單身的身份,就開始周遊列國去旅行,或是開始鑽研一門興趣,比起以往把時間都放在彼此和照顧家庭上,反而來得更充實和有意義。

卒婚的變奏

雖然卒婚的本意是兩個人從婚姻中畢業,大多數人會選擇分開居住,偶爾有時間才探望彼此;不過亦有日本人會選擇「同居卒婚」,雙方從夫婦的角色轉變為同住的室友,他們各自照顧自己的生活,對於彼此也沒有責任和義務。

卒婚這個概念亦延伸至另一種層面-母親的角色,有日本婦女會選擇「卒母」,就是從母親的崗位畢業,不再照顧孩子和家庭,把生活重心放回自己身上。

卒婚對於現代人的意義

現實不同童話世界,世上沒有一種最完美的婚姻狀態,每對夫婦也會面對著自己的問題和難處,卒婚無疑是一種對彼此傷害減至最低的處理方法。對於一眾深受社會規限的女性來說,卒婚甚至是她們重拾人生的出路和解脫,也是一種變奏的婚姻關係。

卒婚除了釋放了無數日本夫婦,同時也讓人反思婚姻對於現代人和現代社會的意義,女性在婚姻關係中是否依舊只能當被支配的一方?婚姻該建基於愛情、道德還是社會觀念?這些都是值得現代人思考的問題。不過還原最基本一步,假若眼前的並非你最愛的人,你還應該跟他走進婚姻嗎?

原文刊登於 popbee.com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