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無人商店」在日本越開越多,香港卻行不通:人性與租金,哪一個比較貴?
隨著科技的發達,許多我們以往從未想像過的生活模式,竟然可以在近年一一現實。其中一種近年流行的文化,就是「無人」、「自助」與「無接觸」。
要開設一間「無人商店」並不難,但要商店經得起經營的風險,卻是對於人性的一種考驗。最近香港又有一間「無人商店」北角士多宣佈結業,到底經不起考驗的是貨品的價錢,還是香港人的人性?
創立「北角士多」
只為讓香港人多喝水
據知,「北角士多」在北角和銅鑼灣都有分店,一直以「無人商店」的形式經營,意思是在小小的店舖中放了不同的貨品,將主要以樽裝水、飲料與零食為主,顧客挑選了自己的貨品,並在錢箱放入相對的金錢便可,全程沒有店員監視或協助。
無人商店的好處是非常自由,進入商店喜歡買甚麼就可以買什麼,不需要顧慮別人的目光,亦不需要為了付款而排隊,只要計算好自己該付的銀碼,把錢付好就完成整個過程。重點是,這些無人商店因為沒有聘請任何店員,因此減省了一大部分成本,所以店內的價錢都會比起一般便利店和士多還要便宜。
以北角士多為例,店內許多樽裝水和飲料,價錢也只是港幣 2、3 元,對比起很多外面的店舖,價錢的確相宜很多。據知,這其實也是北角士多老闆創店的初衷,希望香港人可以多喝水,因此想辦法把水的價錢降低,讓普羅大眾都能多點喝水的機會。後來,因為疫情期間政府一度禁止了餐廳的晚市堂食,北角士多為了向市民多一點食物的選擇,就開始出售餅乾等零食。
經營成本並非想像般低
要挑戰人性,最貴
明明付款過程方便又簡單,明明價錢也非常合理又便宜,為什麼北角士多,始終逃不過結業的命運?
據知,拿了貨品後會乖乖付錢的人大概只佔一半;反之,很多人都會利用店舖沒有任何店員或閉路電視的漏洞,拿了貨品卻不付款,又或是只付了幾塊就一箱一箱的拿走貨品。要知道,其實這些都是明顯的偷竊行為,沒有被抓只是一時僥倖而已。
有媒體就查詢過有關地點的舖位租金,估計大約需要 2 至 4 萬元左右,假若 2 元一支樽裝水,不計其他成本也要賣掉 2 萬支以上才夠付租金,對於這樣的小店來說,的確頗為困難。
另外,亦有不少附近的居民認為,士多的貨品種類並不算多,亦以樽裝水為主,因此只為買清水而特地前往的人其實不多,因此也造成一定的經營難度。
日本的無人商店卻盛行
秘訣在人工智能
反觀日本的無人商店,越開越多,他們的秘訣又是什麼?
以一間位於千葉縣的小型商店「市川 Go」為例,雖然同樣店舖面積非常小,只是一間使用貨櫃變身而成的小商店,主要售賣飲料和食品,但店內的經營卻使用了 AI 的幫助。客人需要預先下載手機 App 才能進入店舖,並要使用手機 App 來掃描每件購買的貨品,然後用預先登記好的信用咭貨款,而在店舖的出入口亦有防盜閘門,因此需要店內沒有安排任何店員,亦不會造成任何損失。
另外,亦有一些日本的無人商店,同樣會在出入口安放防盜閘門,並在天花板加設與貨架相連的閉路電視,可以感應到客人拿走了多少貨品以及哪些貨品,在出口處就會一次過羅列貨品清單,讓客人先付款才能離開。
沒有說哪個國家的人必定是規行矩步的人,每個國家都會有小偷人的出現。無人商店的出現,原本是為了帶給市民方便,以及用更低的貨品價錢對抗通貨膨脹的洗禮。然而,假若因為某些人的貪婪與自私,只為一己私慾而讓這些商店被社會淘汰,相信對任何人也沒有利。
要記住世間上免費的東西,其實是最昂貴的。
原文刊登於 A Day Magaz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