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跟炎櫻的一段情,提醒著我們每個人都有一位能共青春不能共永遠的閨蜜!
問我有沒有,確實也沒有,一直躲避的藉口,非甚麼大仇。為何舊知己在最後變不到老友? -《最佳損友》/陳奕迅(填詞:黃偉文)
由黃偉文填詞,陳奕迅演唱的《最佳損友》道出了不少人的心聲,大概每個人的人生也有遇過那個「變不到老友」的故友吧。最喜歡歌中以「嚴重似情侶講分手」來形容朋友決裂,有試過跟朋友鬧翻的話,就會知道兩者的心痛程度其實真的差不多,但最讓人心酸的並非跟朋友吵架,而是跟朋友各自漸行漸遠,最終在彼此的生命裏消失。聽《最佳損友》最可怕的地方並非只有每一句歌詞都能擊中心坎的痛處,而是腦海中總是會泛起那個她的模樣,聽著聽著也不禁跟著陳奕迅一起問,「為何舊知己在最後變不到老友」?
充滿少女心的閨蜜情
張愛玲筆下的是無數經典的作品,曾經被譽為「上海文壇四大才女」的她,字裡行間總能夠流露出豐富濃郁的情感,以及對於世界的那種熱情、好奇和奔放,讓人愛不釋手。現實中的張愛玲,或許不如她書中女主角這樣充滿經歷,卻跟所有女生都一樣,有個一位能共青春不能共永遠的閨蜜-炎櫻。
張愛玲跟炎櫻是大學同學,當年的張愛玲,性格沉默寡言,很少主動認識朋友,相比起炎櫻,她外表漂亮,個性活潑又熱情,是那種在人群中總能夠閃閃發光的女生。兩個看似兩極的女生,因為緣分走在一起,性格上的互補,讓兩人成為了互相扶持的好閨蜜。她們不但日日夜夜都黏在一起,出雙入對,女生跟閨蜜一起會做的事,也會發生在她們身上,學業的問題、少女心事、對未來的夢想等也是兩人日談夜談的話題。
張愛玲有著內向的性格,炎櫻就像她在社交場合的「盲公竹」,總是帶著她四周認識朋友,雖然因此而認識了不少人,有些甚至是社會上的名人,但唯一能走進張愛玲心扉的,卻只有炎櫻一人。張愛玲當時很喜歡炎櫻,為她改了一個暱稱「獏夢」,意思是「吃夢的小怪獸」;張愛玲甚至把她說過的話都寫成了一本書,名為《炎櫻語錄》。
中國人有這句話:「三個臭皮匠,湊成一個諸葛亮。」
西方有一句相彷彿的諺語:「兩個頭總比一個好。」
炎櫻說:「兩個頭總比一個好——在枕上。」
她這句話是寫在作文裏面的,看卷子的教授是教堂的神父。她這種大膽,任何以大膽著名的作家恐怕也望塵莫及。 -《炎櫻語錄》/張愛玲
炎櫻同樣很喜歡張愛玲,除了曾經為張愛玲的書設計封面、拍攝照片,在張愛玲 1944 年跟胡蘭成結婚時,證婚的正正是炎櫻,當時兩人關係親密得經常會令胡蘭成有著「小三」的感覺。
漸行漸遠的閨蜜
其後,因為當年上海局勢不穩,張愛玲和炎櫻分別先後到了美國發展,張愛玲當時跟賴雅結婚,但他體弱多病,經常中風,光是醫療費用就用掉了他們所有積蓄;但那邊廂炎櫻卻嫁給了一個有錢的富翁,頓時成為了上流社會的一員。據知,當時張愛玲還要靠著炎櫻的幫助才能入住救世軍的貧民救濟所。
當時張愛玲和炎櫻雖然還有保持書信來往,但直腸直肚的炎櫻不斷在書中提及她的生活有多美滿富裕,卻從不知道這些文字都像刀片一樣,刺傷了潦倒的張愛玲。張愛玲把炎櫻的行為視為炫富,覺得她沒有想過自己的感受;炎櫻又曾經在信中提到,自己還是非常美麗性感,還有很多男士追求自己,她還曾被當第二次新娘,做一隻追夢的漂亮蝴蝶。然而,當時張愛玲的第二任丈夫才剛剛過世。
在張愛玲眼中,炎櫻是飛上枝頭的鳳凰,每一下的拍翼都讓她感到自卑的痛,她把這種痛歸咎成炎櫻的炫耀;然而在炎櫻眼中,其實她也只不過是跟張愛玲分享著她的生活,就跟在大學時候一樣,她有著比較美滿的生活並不是她的錯啊,說實在的,即使炎櫻當時每封信也在安慰張愛玲,她也會覺得炎櫻在可憐她吧。
張愛玲曾經在信中回覆炎櫻,表示「我不喜歡一個人和我老是在聊幾十年前的事,好像我是個死人一樣。」其後,張愛玲甚至不再回信,讓個性大剌剌的炎櫻委屈地說,「我不知道我做錯了什麼,使得你不再理我。」 兩人最後漸漸失去了聯絡,張愛玲有了其他閨蜜,炎櫻也繼續當她的漂亮蝴蝶,直到張愛玲在 1995 年離世,兩人在這輩子的緣分也正式地盡了。
可惜不是你
很多人說張愛玲和炎櫻是經典「只能共青春不能共永遠的閨蜜」,的確,大概每個女生的生命中也曾經出現過這樣的人吧。朋友決裂可以有很多原因,或許是因為一場誤會,但更多的是因為成長。人長大了,對於世事的看法和價值觀也會因而轉變,我們總以為身邊的這個她也會跟着我們一起改變,但世事豈會有這樣順心,當兩個人走在不一樣方向的平行線,就會向著不同的極端走,從此不再相交。是的,這是非常讓人婉惜的一件事,卻是無法阻止的常態。
人生本來就會遇上很多人,亦會失去很多人,有人說過人生就像一輛列車,總會有很多人上車,亦會有很多人在無聲無息之下下車。既然是無法控制的話,就不要把著眼點放在下了車的人吧,把目光放在還留在車上的人,好好珍惜他們吧。對於那些消失了的人,就輕輕唱一句「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後」。
原文刊登於 popb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