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ME 12

《再見二丁目》、《Shall We Talk》、《富士山下》都是林夕本人經歷:細數那些「詞神」筆下的故事

眾所周知,香港樂壇有兩位「偉文」,一位是黃偉文,另一位則是本名為梁偉文的林夕。「到底黃偉文與林夕哪一位較好?」是至今仍然沒有答案的爭論,但筆者認為,小孩子才做選擇,兩位填詞人,各有優勝之處,各有獨特的魅力。

有人說過,失戀時聽黃偉文,但當愛而求不得時,該聽林夕。至今林夕筆下寫過 3 千多首作品,許多都加入了林夕對愛情所註下的定義與理解,身為佛教徒的他,亦會在歌詞中滲入不少佛理。在林夕的經典作品中,你知道原來有很多,都在寫他本人的故事嗎?

林夕一年作 69 首歌 
當年的輝煌片段至今仍被重溫

最近網絡上重新流傳一段舊片段,是 2002 年叱咤樂壇頒獎典禮,林夕獲頒「最佳填詞人」獎項。當大會司儀在數當年林夕有過什麼上榜作品時,足足用了長達一分鐘時間,因為他竟然一年填寫了 69 首作品,而且許多至今依然是不少樂迷仍然在聽、依然喜歡的經典作品,包括《啜泣》、《風箏與風》、《還你門匙》、《K 歌之王》、《天下無雙》、《假如讓我說下去》、《非走不可》、《戀愛大過天》、《無間道》、《明年今日》、《人來人往》、《抱抱》、《爭氣》、《楊千嬅》、《閃靈》、《笑中有淚》等。

隨著主持人越數越多作品,在台下的歌手與嘉賓都忍不住站起來拍掌,歌頌這位一代「詞神」。這樣的場面,在現今的香港樂壇頒獎典禮,的確罕有。

《再見二丁目》是林夕本人故事
另一男主角被傳是黃耀明

想當年,一首《再見二丁目》把剛剛入行的楊千嬅,捧上了事業的高峰。又有誰想到,這首歌寫的其實是林夕的真實感情故事?

有指當年林夕約了心上人與朋友一起到日本看演唱會,結束之後就單獨約了心上人在二丁目見面,卻苦等了 3 小時也沒有等到對方赴約,非常失落,最後把故事寫成了《再見二丁目》。一句「無論於什麼角落,不假設你或會在旁,我也可暢遊異國,再找寄託」道出了當中的淡然空虛感覺。

甚至有傳,當年讓林夕如此落空的,其實就是黃耀明。雖然這個說法無人能證實,但兩人的感情與緋聞,就像是都市傳聞一樣的存在,信不信由你。

求而不得的愛情
是《假如讓我說下去》的痛

說到楊千嬅另一首首本名曲,《假如讓我說下去》,也是林夕自身的故事。

有指那一夜正值颱風天,林夕在家中感到有點害怕,於是向喜歡的人打去電話,本想獲得一點安慰,誰知對方的聲線聽上去很敷衍,想要匆匆掛斷,甚至說了一句「你睡不著就去寫歌吧。」

被掛斷電話的林夕,果真把當下的情感寫了下來,一句「我想哭,你可不可以暫時別要睡,陪著我像最初相識」明明白白地把當刻的情緒描繪了下來;最後一句「離開不應再打攪愛人對不對」亦道出了求愛不遂的那種委屈與唏噓。

對於愛情的執著與追求
都放在《富士山下》

林夕的徒弟林若寧曾經說過,「林夕對愛情其實很執著」。不過,林夕本人卻說過,「對愛情要抱住失去也無所謂的態度」。當中的落差,或許是林夕多年來的一種修煉,對於求而不得的愛情,早已放下,選擇用另一個角度欣賞這種情感。

《富士山下》說的,大概就是這場感覺。林夕表示,「愛情就像富士山一樣,看著很美卻不能私自擁有,逛過一圈,欣賞過就足夠了。」

林夕曾經分享過,人生看見過最美的風景,就是某一年跟一個人到日本,站在東京鐵塔上看風景,這時候突然飄來白色的雪花。此情此景,讓他一輩子難忘。

林夕又分享過,自己在 1998 年曾經經歷過一次失戀,甚至想過在浴缸中自殺,但最後也沒有這樣做,原因是怕自己的死會影響對方,怕對方下半輩子也覺得不快樂。「留在汽車裏取暖
,應該怎麼規勸,怎麼可以將手腕忍痛劃損」寫的就是這件事。

對於愛情,林夕果然曾經很執著;但在接近 10 年後,他也的確看化了,因此把對於愛情的觀感,都收錄在《富士山下》。「我絕不罕有,往街裏繞過一周,我便化烏有」這一句,到底要用多少次失戀才能體會出來?

花 10 天才完成
《Shall We Talk》是跟母親的話

很多人都曾經以為,陳奕迅的《Shall We Talk》說的是他跟父親的故事,想不到說的,其實是林夕與母親的故事。

林夕曾經說過,自己最快用 45 分鐘就能完成一整首歌的歌詞,唯獨《Shall We Talk》花了整整 10 天,前後一共寫了 7 個版本,「因為是一首寫親情、溝通的歌,怕寫的俗套,所以反覆斟酌了很久。」

林夕的爸爸共有 3 個太太,許多名孩子,卻有著非常火爆的脾氣,經常會對家人使用暴力。當時 17 歲的林夕,目睹過一次爸爸責罵媽媽後,就決定帶著媽媽離開,自從再也沒有見過爸爸,直到他 30 歲時,才獲姐姐通知爸爸已經離世。

因為原生家庭的問題,加上童年時的不快樂,讓林夕一直很珍惜跟媽媽的關係。但有時候對待最親的人,卻最容易展露出真實的情感。

在某一次家庭聚會上,林夕很大聲對媽媽說話,態度很差,讓媽媽很不高興。這件事對其他人來說或許很平常,對於林夕來說,因為跟媽媽的關係得來不易,因此份外內疚與自責。相隔了一個星期,林夕才有勇氣打電話給母親道歉,而《Shall We Talk》就是記錄著這件事。

以《紅樓夢》作主題
《開到荼蘼》是開解王菲之作

說林夕的作品,當然不能不說王菲的歌曲。應該很多人都知道,林夕很寵愛王菲,甚至直言跟她是「沒有名份的夫妻」,又曾經表示過「我將我對感情提昇以後的一些領悟都給了王菲。」

王菲的《開到荼蘼》是林夕親自認證人生最滿意的作品之一,而且要求其他人一個字也不能改,能夠做到如此自信,可見林夕的確放了許多心思在創作上。

據知,歌曲是寫給當時剛剛跟竇唯離婚的王菲,也是剛巧經歷情傷的林夕,用以抒發感情的作品。《開到荼蘼》其實只用了《紅樓夢》中的一句「開到荼蘼花事了」作為主題,代表著春天即將完結,美好的花朵要步入由盛而衰的時期,卻無需要計較與執著,因為這是正常不過的事。

由歌曲到歌詞再到 MV,《開到荼蘼》都是極前衛的作品,難怪至今依然是經典之作,亦經常被其他歌手翻唱。

林夕是香港人最美的夢

林夕說過,選擇「林夕」這個名字,因為很欣賞林振強,亦很喜歡「林」這個字;之後看過了《紅樓夢》很喜歡的他,就選擇了「夕」作為名字,把兩者放在一起,正是「梦」,「夢」的簡體字,同時取其「林中夕陽」的意境。

林夕對香港人來說,一直是很珍貴的存在,他的歌曲曾經安撫、治療過不少人,亦為我們帶來許多啟發。可是,在某個地方,他卻是個提不得的名字。沒有人知道,林夕這個名字能夠存在於歷史上多久,但即使林夕要被成為「佚名」,他也肯定是香港人發過最好的一場夢。

原文刊登於 A Day Magazine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