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聽過「Sephora Kids」嗎?為什麼外國網民討厭她們,但美妝界卻視她們為未來市場力量
相信不少女生在成長過程中,都曾經偷偷打開媽媽的化妝袋,然後把所有有顏色的化妝品往臉上塗。雖然效果「驚人」,卻是如此的快樂。
愛美大概是已經刻在每個女生基因中的個性,不論你是 3 歲還是 30 歲,也總會希望找到變美的方法。不過,女孩過早的「變美」,帶來的卻是成年人的憂慮。近年外國網絡掀起了關於 “Sephora Kids” 的討論,你又知道她們是誰嗎?
現在逛美妝品店
都會看到大量女孩在內
近年外國越來越多報道指,現代的女孩不再愛當小孩,對比起玩具或是電子產品,她們更愛的是美妝品。甚至,不少女性顧客每次走進 Sephora 或 Ulta Beauty 等售賣美妝品的店舖,都會看到大量 12 歲以下的女孩在內。
不過,小孩始終是小孩,她們大多會把店內的試用品當成玩具般對待,導致真正的消費者難以順利選購產品;又或在店內奔跑、玩耍和喧嘩,騷擾到其他消費者。這些女孩無禮的行為,成為了社交平台上的熱話,而外國網民都把她們稱為 “Sephora Kids”,亦會把她們視作讓人困擾的存在。
小孩拿著貴價美妝品
是讓人難以理解的現象
還記得年紀小小就被 YG 簽下的兒童模特兒 Ella Gross 嗎?當年只有 11 歲的她就曾經在 Instagram 上分享自己的 Skincare Routine,卻因為當中包括了多款護膚品而被大罵,許多網民都指責年紀尚小的她根本不應該使用多個步驟的護膚品,更甚是來自 LA MER 這樣的貴婦品牌。
同樣地,一班 Sephora Kids 最讓人擔憂的,並非她們搗亂了店內的秩序,而是小孩真的需要美妝品嗎?
不少網民看到現代女孩越來越早開始接觸美妝品,都感到非常反感,亦不明白為何作為成年人的家長,會容許小孩這樣做。要知道,不論是化妝品還是護膚品,成份中都或多或少會含有刺激性的材料,放到小孩幼嫩的肌膚上,對她們有害無益。
再者,年紀小小的女生,真的有需要靠化妝品來變美,甚至有爭妍鬥麗的想法嗎?小孩的心智不夠成熟,而且容易受朋輩影響,很多時都會因為「跟風」而改變自己的行為習慣,這是可以明白的;但看到美妝品成為小孩的潮流,的確讓人難以理解。
Sephora Kids 的出現,就連不少皮膚科醫生也開腔警告,讓孩子過早接觸美妝品,絕對會對她們的肌膚帶來一定的損害,呼籲一眾家長必定要好好為孩子把關,嚴選產品。
有美妝品牌選擇先發表立場
道明小孩子不需要繁複的護膚步驟
Sephora Kids 的現象,讓不少成年人都嗤之以鼻,甚至發起抵制行動。
據知,有不少美國的夏令營已經明文禁止美妝品的出現,不准參與夏令營的小孩攜帶任何護膚品或化妝品入營。
隨著越來越多人關注小孩過早接觸美妝品這個議題,有品牌就選擇先表明立場。人氣美妝品牌 Bubble 就曾經在某款產品的宣傳片段中,加入了「建議 14+ 使用」的字眼;知名護膚品牌 Kiehl’s 亦曾經在貼文中寫道「小孩不應該考慮的事情:稅收、貸款利率和 10 步驟的護膚程序。
Estee Lauder 集團旗下的小眾護膚品牌 The Ordinary 亦曾經貼出宣傳照,道明「年輕人,你不需要 10 個步驟」。就連非常受現代小孩歡迎的護膚品牌 Drunk Elephant 都不得不發文,解釋他們家的產品並非所有都適合小孩或年輕人使用。
Sephora Kids 證明市場還有發展空間
針對不同小孩的護膚品牌因而誕生
我們也曾經當過小孩,小孩的心態不就是「成年人越是反對,我越是想做」嗎?
而且,凡事總有兩面看,Sephora Kids 的存在,或許正正證明了現代美妝品市場還有可發展的空隙與潛力。有報告指出,自從 Sephora Kids 出現後,有美妝品牌的銷售急升,而根據數字推算,目標客戶為嬰兒與兒童的護膚品的市場,每年增長將會在 2028 年前達到 7.71%,可見市場的潛力。
有見及此,市場開始湧現專為不同兒童或青少年而設的護膚品牌,他們都聲稱產品成份比較溫和,而且配方專為小孩而設,絕對適合他們使用。的確,即使是小孩的皮膚,也有保濕和防曬的需要。
對比起一面倒的禁止,有不少皮膚科專家都認為,教導小孩正確的護膚方法才是重點。回想起過去,我們不也是這樣走過來嗎?以往都說小孩沒有需要使用手機,父母甚至說要我們成年後才可擁有,但看看這一輩的小孩,誰不是由 2、3 歲就開始使用手機?甚至小學階段就擁有自己的一部手機?
時代在變化,小孩急著長大是永恆不變的事情,最讓人擔憂的也許不是小孩幼嫩的肌膚,而是他們珍貴童真也漸漸失去了。
原文刊登於 A Day Magazine。